防爆变频柜应用误区及应对策略如下:
误区1:设备正常停运时,断开防爆变频柜交流输入电源。
在设备正常停运时,很多用户习惯于断开防爆变频柜交流输入电源开关,认为那样更安全、也可以节能。
弊端:此种做法,表面上似乎可以起到保护防爆变频柜不受电源故障冲击的作用。实际上,防爆变频柜长时间不带电,加上现场环境湿度影响,会造成内部电路板受潮而发生缓慢氧化、逐渐出现短路现象。这就是在防爆变频柜断电停运一段时间后,再次送电时会频繁报软故障的原因。
应对策略:除设备检修外,应使防爆变频柜长时间处于带电状态。除此之外,还应开启变频控制柜的上下风扇、在柜内放置干燥剂或安装自动温湿度控制加热器,保持通风和环境干燥。
误区2:露天或粉尘环境下安装的防爆变频柜控制柜采用密封型式。
在部分厂矿、地下室、露天安装使用的防爆变频柜控制柜,会经受着如高温、粉尘、潮湿等恶劣环境的严酷考验。为此,很多用户会选用密封型式的变频柜。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雨、防尘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防爆变频柜散热不良的问题。
弊端:控制柜密封严实会使得防爆变频柜因通风散热能力不足而引起内部元器件过热,热敏元件保护动作,造成故障跳闸,设备被迫停运。
应对策略:在防爆变频柜控制柜上部加装透气的防雨罩,且带有防尘滤网,同时作为排气口。下部也同样开槽安装带滤网的风扇,作为进气口。可以形成空气流通,同时过滤环境里的粉尘。冷却空气流通方向:从底部流向顶部。防爆变频柜之间的横向安装距离应不小于5mm,进入防爆变频柜的冷却空气温度不能超过+40℃。如果环境温度长时间在+40℃以上,则需考虑将防爆变频柜安装在带空调的小室内。
在控制箱中,防爆变频柜一般应安装在箱体上部,不允许把发热元件或易发热的元件紧靠防爆变频柜的底部安装。
误区3:选用断路器作为防爆变频柜热过载和短路保护,效果比熔断器好。
断路器具备较为完善的保护功能,已广泛应用在配电设备中,大有取代传统熔断器的趋势。现在许多厂商生产的成套变频调速设备,也基本上都配置断路器(空气开关),其实这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弊端:在电源电缆发生短路故障时,断路器保护动作跳闸由于断路器本身的固有动作时间而产生延时,此期间会将短路电流引入防爆变频柜内部,造成元件损坏。
应对策略:只要电缆是根据额定电流选型的,防爆变频柜传动单元就能保护自身、输入端和电机电缆,以防止热过载,并不需要附加额外的热过载保护设备。配置熔断器将可在短路情况下保护输入电缆,在传动装置内部短路时减少装置损坏和防止相连设备的损坏。
检查配置的熔断器动作时间应低于0.5s,动作时间取决于熔断器类型(gG或aR)、供电网路阻抗、电源电缆的横截面积、材料和长度。当使用gG熔断器超出0.5s动作时间时,快熔(aR)在多数情况下可将动作时间减少到一个可接受水平,熔断器必须为无延时类型。
断路器对传动设备不能提供足够快的保护,因为它们的反应速度比熔断器慢。因此需要快速保护时,应使用熔断器而不是断路器。
误区4:在防爆变频柜输出回路连接电磁开关、电磁接触器。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场合需要使用到接触器进行防爆变频柜切换:如当变频故障时切换到工频状态运行或是当采用一拖二方式,一台电动机故障,防爆变频柜转向拖动另一台电动机等情况。所以许多用户会认为在防爆变频柜输出回路加装电磁开关、电磁接触器是标准的配置,是安全断开电源的方式,事实上这种做法存在较大的隐患。
弊端:在防爆变频柜还在运行的时候,接触器先行断开,突然中断负载,浪涌电流会使过电流保护动作,会给整流逆变主电路产生一定的冲击。严重的,甚至会使防爆变频柜输出模块IGBT造成损坏。同时,在带感性电动机负载时,感性磁场能量无法快速释放,将产生高电压,损伤电动机和连接电缆的绝缘。
应对策略:将防爆变频柜输出侧直接与电动机电缆相连,正常起停电动机可以通过触发防爆变频柜控制端子来实现,达到软起软停的效果。若必须在变频调速器输出侧使用接触器,则必须在变频调速器输出与接触器动作之间,加以必要的控制联锁,保证只有在变频调速器无输出时,接触器才能动作。